技術要求
上、下壓板寬度均為40.0mm±0.05mm, 上壓板長度50mm±0.1mm,下壓板長度60mm±0.2mm, 上壓板厚度14mm±0.2mm,下壓板厚度17mm±0.2mm;
上、下壓板平面度0.01mm;
上、下壓板表面粗糙度:Ra0.16;
上、下壓板洛氏硬度58HRC-59HRC;
傳壓柱洛氏硬度:56HRC-58HRC;
上、下壓板球座中心在夾具中心軸線與上壓板下表面交點,偏差小于0.8mm;
環帶位置約在球座2/3高處,寬度4.4mm-4.7mm;
上、下壓板長度方向的不重合邊最大偏差不大于0.1mm;
傳壓柱中心軸線與上壓板中心及下壓板中心的同不大于0.2mm;
上壓板隨著與試體的接觸能自動找平,在加荷過程中上、下壓板的相對位置能保持固定;
下壓板的表面對夾具的軸線垂直,并在加荷過程中保持垂直;
上、下壓板自由距離大于45mm;
定位銷硬度55HRC-56HRC,定位銷高度高于壓板表面3mm,間距46mm,兩定位銷內側連線與下壓板中心線的垂直度,定位銷內側到下壓板中心的垂直距離;
框架底部中心定位孔直徑8.02mm,深度9.2mm;
傳壓柱進行導向運動時垂直滑動不發生摩擦和晃動,上端中心孔直徑8.03mm,深度8.7mm;
導向銷與導向槽配合光滑無阻澀和曠動;
當抗壓夾具上放置2300g砝碼時,上下壓板間的距離在40.5mm;
外表面平整光潔,無碰傷和劃痕,底座平齊無凸出或凹進,下壓板與框架接觸緊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