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17日發布了《全國犁地質量等級情況公報》,這是中國初次將犁地分等定級。
依據《公報》,全國18.26億畝犁地(第2次全疆土地查詢前的疆土數據)質量等級由高到低順次劃分為一至十等。
農業部種植業辦理司司長曾衍德介紹,為摸清土壤家底,農業部2002年即在全國范圍內啟動了犁地地力查詢和質量評估作業。通過多年數據堆集,2013年—2014年安排專家從犁地的立地條件、耕層理化性狀、土壤辦理、土壤剖面性狀等多方面進行剖析,劃分出一至十等級犁地的數量及分布。
依據《公報》,評估為一等至三等的犁地面積為4.98億畝,占犁地總面積的27.3%。這有些犁地根底地力較高,底子不存在障礙因素,應依照用養結合方法展開農業生產,確保犁地質量穩中有升。
評估為四至六等的犁地面積為8.18億畝,占犁地總面積的44.8%。這有些犁地所處環境氣候條件底子適合,農田根底設施建造具有一定根底,增產潛力最大。預計到2020年,依照犁地根底地力均勻提高1個等級測算,這有些犁地可完成新增糧食歸納生產能力1600億斤以上。
評估為七至十等的犁地面積為5.10億畝,占犁地總面積的27.9%。這有些犁地根底地力相對較差,生產障礙因素杰出,短時間內較難得到底子改進,應持續展開農田根底設施和犁地內涵質量建造。
中國犁地質量當時存在哪些疑問?農業部犁地質量建造與辦理專家輔導組徐明崗研究員說:“這些年來,中國農業生產一向堅持高投入、高產出形式,犁地長時間高強度、超負荷使用,犁地質量呈現出‘三大’‘三低’態勢。”
其間,“三大”指中低產田比例大、犁地質量退化面積大、污染犁地面積大。據查詢,中國現有犁地中,中低產田占犁地總面積的70%。粗放的耕耘方法,特別是化肥過量施用造成犁地質量的退化,目前中國犁地退化面積占犁地總面積的40%以上,南邊土壤酸化,華北平原耕層變淺,西北地區犁地鹽漬化、沙化疑問也很杰出;全國犁地土壤點位污染超標率到達19.4%,南邊地表水富營養化和北方地下水硝酸鹽污染,西北等地農膜殘留較多。
“三低”指的是有機質含量低、彌補犁地等級低、根底地力低。在很長一段時間,中國建造用地所謂“占補平衡”指的僅僅數量的平衡。專家介紹,一般來講,彌補犁地與被占犁地地力也要相差2—3個等級,其間1個等級就相當于每畝地100公斤的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