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6日從當日舉行的柴達木綠色枸杞價格指數報告發布會上獲悉,分析調研顯示,中國枸杞目前雖以內銷為主,但國際市場日益增長。
由于枸杞具有耐旱、耐鹽等生物學特性,兼具生態與經濟價值,已成為中國西北各省重要的經濟作物之一。截至2020年,中國枸杞產量為44.12萬噸,同比增長10.2%。枸杞年產量占全球的95%以上,不但滿足了國內市場需求,還能滿足日益增長的國際市場需求。
據介紹,數據顯示,中國枸杞對外貿易呈現出逐年增長的趨勢,寧復、青海、廣東、山東、湖南、安徽等29個省份均有開展枸杞產品的出口貿易活動。但受海外市場進口標準限制等綜合因素影響,中國枸杞每年出口貿易量約為1.1萬噸,僅占總產量的3.3%。中國枸杞在海外市場仍有很大發展空間。
枸杞由于其自身特性,生產過程中受自然交害、化學防治等影響較大,且在對外出口中需要經過一定的檢驗檢疫標準和有機認證才能進入國外市場,這導致中國枸杞的出口量波動較大。根據海關總署統計數據,中國枸杞出口規模顯著大于進口規模。2009年-2020年,中國枸杞出口量由5838.76噸上升到12766.7噸,出口金額由2931.68萬美元上升到1.09億美元。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在防疫需求催生下,歐洲地區對中國中藥的采購量增大,枸杞生產企業也借此擴大海外銷售市場。2020年,中國枸杞出口量達1.28萬噸,同比增長約10%,終止連續3年下跌的趨勢,出口額重新突破1億美元。其中,中國香港、馬來西亞、美國和澳大利亞等地區枸杞進口量增長明顯。
2021年1月至10月,中國枸杞出口量為9184噸,較2020年同期下滑6.4%。隨著歐美國家和地區枸杞進口標準日益提高,中國枸杞出口增長空間受到一定限制,但同時整體品質較高的柴達木有機枸杞也有望獲得海外市場更高認可。
由于枸杞具有耐旱、耐鹽等生物學特性,兼具生態與經濟價值,已成為中國西北各省重要的經濟作物之一。截至2020年,中國枸杞產量為44.12萬噸,同比增長10.2%。枸杞年產量占全球的95%以上,不但滿足了國內市場需求,還能滿足日益增長的國際市場需求。
據介紹,數據顯示,中國枸杞對外貿易呈現出逐年增長的趨勢,寧復、青海、廣東、山東、湖南、安徽等29個省份均有開展枸杞產品的出口貿易活動。但受海外市場進口標準限制等綜合因素影響,中國枸杞每年出口貿易量約為1.1萬噸,僅占總產量的3.3%。中國枸杞在海外市場仍有很大發展空間。
枸杞由于其自身特性,生產過程中受自然交害、化學防治等影響較大,且在對外出口中需要經過一定的檢驗檢疫標準和有機認證才能進入國外市場,這導致中國枸杞的出口量波動較大。根據海關總署統計數據,中國枸杞出口規模顯著大于進口規模。2009年-2020年,中國枸杞出口量由5838.76噸上升到12766.7噸,出口金額由2931.68萬美元上升到1.09億美元。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在防疫需求催生下,歐洲地區對中國中藥的采購量增大,枸杞生產企業也借此擴大海外銷售市場。2020年,中國枸杞出口量達1.28萬噸,同比增長約10%,終止連續3年下跌的趨勢,出口額重新突破1億美元。其中,中國香港、馬來西亞、美國和澳大利亞等地區枸杞進口量增長明顯。
2021年1月至10月,中國枸杞出口量為9184噸,較2020年同期下滑6.4%。隨著歐美國家和地區枸杞進口標準日益提高,中國枸杞出口增長空間受到一定限制,但同時整體品質較高的柴達木有機枸杞也有望獲得海外市場更高認可。
另從中國國內各省份枸杞的對外出口量和貿易金額來看,寧夏、湖南、山東、湖北、安徽、河北、青海等省份出口量較大。其中,僅有寧夏和青海是傳統的枸杞種植省份,湖南、廣東和湖北僅從事對外貿易活動,反映出中國從事枸杞種植的主產區與對外貿易的省份出現不對等現象,貿易主體呈現多元化,中東部省份在產品附加值和出口貿易政策方面存在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