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沃爾瑪、家樂福等超市的進口食品區,都能看到藍色鐵盒的“DANISA皇冠丹麥曲奇”。盒子上印著外文“DANISA”和充滿童話色彩的丹麥皇冠標志。
然而,《法制晚報》記者對此進行調查發現,在百度百科上號稱1986年就進入中國市場的DANISA皇冠丹麥曲奇,1988年在丹麥注冊公司,在中國的商標注冊則是2013年才完成的。
在丹麥,當地人對DANISA皇冠丹麥曲奇并不知曉,記者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到其注冊地探訪,沒有找到聯系電話和辦公室。
就是這款曲奇,在中國市場以每100克10元左右價格出售,比一些國產曲奇貴數倍。
DANISA價格高于同類
在華聯、家樂福、沃爾瑪等大型連鎖超市,都有DANISA皇冠丹麥曲奇銷售。
在華聯翠微店,記者看到正在銷售的皇冠丹麥曲奇有兩種,價格分別是200克鐵盒包裝的29元;454克鐵盒包裝的65元。
記者與同類商品進行比較,國產曲奇餅干200克包裝的售價5.6元;500克鐵盒包裝的售價36元。
就皇冠丹麥曲奇的價格,記者分別采訪了沃爾瑪五棵松店、華聯翠微店的售貨員,她們一致認為其價格遠比國產食品高。
雖然價格高,但由于是進口食品,所以購買的人很多,特別是春節期間,前來購買禮品的顧客很多人都選擇皇冠丹麥曲奇,有的款都被買斷貨了。
登陸中國2年 才在丹麥注冊公司
“DANISA皇冠丹麥曲奇”,英文為Danisa Traditional Butter Cookies。
在百度百科上專門介紹皇冠丹麥曲奇的詞條稱:“DANISA皇冠丹麥曲奇,是一款純正丹麥風味的高檔原裝進口曲奇,它源自丹麥丹尼詩特色食品有限公司,選用天然原料和上等黃油精心烘焙而成。自上世紀八十年代起,丹麥丹尼詩特色食品有限公司全權授權MAYORA集團負責DANISA在全球的生產、包裝和銷售。1986年,DANISA進入中國市場,以‘皇冠’為名注冊了中國名字,這就是今天眾所周知的DANISA皇冠丹麥曲奇。”
這段介紹表明,DANISA皇冠丹麥曲奇的出品商是在丹麥注冊的丹詩尼公司,生產加工商則是來自印度尼西亞的食品公司MAYORA。
在百度百科上創建有關詞條,首先要注冊成為百度百科用戶。其次按有關要求編輯內容,要保證客觀真實,來源可查證,有關注度,最后才能提交通過。由于百度百科要求嚴格,一般客戶編輯的詞條很難通過,因此,大部分都委托代理公司來做。
記者聯系了一個百度百科代理公司。代理公司表示,食品企業創建百度百科詞條,要求企業提供營業執照、推廣品牌的實物,并要求雙方簽訂協議,保證所提供內容真實,否則承擔法律責任。
今年1月17日,《法制晚報》特約丹麥記者登錄“丹麥政府公司信息網站”(相當于中國國家工商管理局網站)對該產品進行查詢。
通過該網站可以查詢到公司的登記注冊成立時間、公司登記注冊地點、注冊資金、人員組成等。
該網站上顯示,丹麥丹尼詩特色食品有限公司的注冊時間是“Startdato:01.05.1988”,這表明丹尼詩在丹麥注冊成立的時間是1988年5月1日。
“DANISA”商標2013年注冊
DANISA皇冠丹麥曲奇在百度百科中介紹:“為進一步拓展中國市場,1986年,DANISA在中國以‘皇冠’為注冊商標,有了更貼近中國消費者的中文名字,這就是廣為中國消費者所熟知的‘皇冠丹麥曲奇’”。
商標注冊,是指商標使用人將其使用的商標依照法律規定的條件和程序,向國家商標主管機關提出注冊申請,經國家商標主管機關依法審查,準予注冊登記的法律事實。注冊商標圖形常用來表示某個商標經過注冊,并受法律保護。中文名稱,如果不是商標則不需注冊。
記者注意到,皇冠丹麥曲奇的包裝上無論是“文字”還是“圖形”等,都沒注冊商標圖形的標志。
2014年1月18日,記者來到位于月壇附近的國家商標局注冊服務大廳進行查詢,并沒有查詢到有關DANISA在中國以“皇冠”為商標的注冊信息。
記者查詢到一條與“DANISA”有關的商標注冊信息,不過注冊申請時間是2013年6月8日。申請注冊商標是“DANISA TRADITIONAL BUTTER COOKIES”。申請注冊人并不是丹麥的丹尼詩公司,而是地址在英屬維爾京群島托爾托拉羅得城的愛利特黃金有限公司,為其代理注冊的是名為“北京聯合嘉(佳)維”的知識產權代理公司。
記者與聯合嘉(佳)維公司取得聯系,該公司工作人員表示,“DANISA皇冠丹麥曲奇”的商標是由他們代理的。不過,他們僅知道委托人是愛利特黃金公司,其他的情況并不了解。
代理公司稱不清楚DANISA情況
皇冠丹麥曲奇在中國的總代理是尤益嘉(上海)食品商貿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尤益嘉)。有關尤益嘉的介紹很多。其中一篇名為《尤益嘉,引領中國高端進口食品新時尚》的文章稱:尤益嘉是印尼MAYORA集團旗下所有食品類產品的中國進口商及總經銷商,公司自2008年成立至今,營業額從1000多萬增長至1個多億,員工從幾個人增長至近300人,同時在全國9個重點城市開設了辦事處。公司目前的主打產品皇冠丹麥牛油曲奇在短短3年間創造了曲奇類產品的一個神話,炒熱了中國的曲奇市場……在短短幾年間,從一個默默無聞的產品,一躍成為全中國最知名的曲奇品牌。
關于尤益嘉在中國開業的情況,記者在一篇尤益嘉公司網絡招聘信息上看到:尤益嘉是2008年7月14日在上海工商局登記注冊開業的。
1月21日,記者與尤益嘉進行了電話聯系,詢問授權其代理DANISA皇冠丹麥曲奇的丹麥丹尼詩公司的情況和聯系方式。接電話的女士表示,具體情況并不清楚。記者還想就DANISA皇冠丹麥曲奇進入中國市場的具體問題進行采訪,該女子卻掛斷了電話。此后,記者又與尤益嘉聯系了幾次,結果一樣。
丹麥人不知DANISA皇冠丹麥曲奇
丹麥曲奇是一種烘焙食物,以天然原料和上等新鮮牛油制成。舊時,每到圣誕節,丹麥人家家戶戶都要做曲奇。隨著時間的推移,丹麥曲奇不但受到歐洲人的歡迎,而且也漂洋過海到了世界各地。
2013年11月1日是西方人的萬圣節假日,來自北歐丹麥奧爾堡市的幾名旅客,在北京天壇公園附近一家超市購物時,被一款印有19世紀丹麥農夫歡慶場面和舊時丹麥皇族圖案的餅干所吸引。不過,當他們從導游那里得知這款正在中國市場熱銷的餅干叫“DANISA皇冠丹麥曲奇”,是由一家丹麥公司出品后不禁連連搖頭。原來,他們從沒有聽說過“DANISA皇冠丹麥曲奇”,也從沒在丹麥市場上看到過這款曲奇。回國后他們將這些內容發到了網上。
根據這條線索,《法制晚報》特約記者先后去了丹麥首都歌本哈根的多家超市、賣場,看到20余種不同品牌的丹麥曲奇餅干,其中包括出口到中國的杰克布森、丹麥藍罐等曲奇餅干,但沒有見到DANISA皇冠丹麥曲奇。記者咨詢了所到超市、賣場的工作人員,他們均表示不知道DANISA皇冠丹麥曲奇,也從沒有出售過這款曲奇。
2013年中秋,海淀永定路滕先生打算購買幾樣拿得出手的禮品,看望多年沒有見面的老朋友。于是,他在永輝超市金溝河店選中了貼有“原裝進口”標志的“DANISA皇冠丹麥曲奇”。
這款“DANISA皇冠丹麥曲奇”凈重908克,上面印著一對身著華麗服飾的歐洲貴族男女,正在欣賞一名洋廚師手中的曲奇。于是他花196元買兩盒。
然而,在去看老朋友的路上滕先生無意中發現,在這兩盒“DANISA皇冠丹麥曲奇”的“營養成分表”下方標注著,該曲奇的原產國是印度尼西亞,而并非丹麥。
“無論名稱還是包裝圖案,都讓人以為這是丹麥曲奇。原產國的字樣很小,很難被人看到。”于是滕先生向“12315”投訴。
中國法學會會員韓史明指出:歐盟國家對誤導廣告認定有標準:以一般消費者的判斷力;整體觀察原則及比較主要部分原則;異時異地觀察原則。皇冠丹麥曲奇廣告宣傳與這3條相符,存在誤導消費者的嫌疑。遭到仿制的品牌可以通過法律途徑解決此問題。
1.丹尼詩公司注冊地所在公寓樓 攝/法制晚報報暗訪組
3.會計莉絲給本報特約丹麥記者回復的短信 攝/法制晚報報暗訪組
4.公司注冊地公寓樓內空無一人 攝/法制晚報報暗訪組
(暗訪組)沒有聯系電話,沒有辦公室,就連負責公司財務的會計也不知如何聯系到丹麥丹尼詩特色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丹尼詩),《法制晚報》特約丹麥記者實地探訪發現,占據中國曲奇市場半壁江山的DANISA皇冠丹麥曲奇的出品人丹尼詩,在丹麥卻無法找到。
注冊資金約11萬人民幣
記者在“丹麥政府公司信息網站”上查詢到,丹尼詩在丹麥注冊的時間是1988年5月1日。同時還查詢到丹尼詩有兩名雇員:Erik Bresling和Han Hai Thon。丹尼詩公司的注冊資金為10萬丹麥克朗(1丹麥克朗=1.1278元人民幣),公司會計叫Lise Krebs(音譯:莉絲)。
查詢中記者找到了丹尼詩從2008年到2012年(注:2014年1月查詢,此時,2013年的數據還沒出來)的財會數據表(見表)。
丹麥奧爾堡市的注冊會計師卡琳表示這是一份會計報表,顯示的金額以“千元”(注:指丹麥克朗)為單位。這也是公司向政府納稅的依據。會計報表是由第三方——會計師來完成、提交。經營好的公司會計報表每個月都要做,會顯示大量數據。卡琳介紹,根據丹尼詩報表中顯示出的情況,連續5年凈盈虧數額很少。
注:丹尼詩公司的會計報表顯示凈盈虧數據僅在千元
探訪注冊地址未見一人
為了實地了解丹尼詩的情況,2014年2月17日,《法制晚報》特派丹麥記者根據丹尼詩在“丹麥政府公司信息網站”上登記的地址,來到丹麥哥本哈根市北部海勒魯普的一棟名為Gersonsvej7 DK-2900Hellerup 的3層公寓樓。這一帶都是居住區,大部分是歷史在百年以上的獨棟公寓樓。
公寓樓成“凹”字形,外面看是二層,進到里面才發現兩層上面還有一層閣樓。目測公寓樓面積約400平方米,丹麥政府公司信息網站顯示,除了丹尼詩,還有32家公司也注冊在該公寓樓內。其中包括一家丹麥會計事務所。
記者走進公寓樓,進門就是大廳,右側有一個面積不大的接待室,接待室也沒有人。在樓內,記者看到很多房間的門口都掛著公司名稱的牌子。不過,在樓內記者沒有找到丹尼詩的牌子。公寓樓內空空蕩蕩,走遍了樓上樓下,也沒有碰見任何人。
記者打算通過電話聯系丹尼詩公司進行采訪,結果發現丹尼詩并沒有聯系電話。記者在網上查詢得知,在該公寓樓內注冊的33家公司中只有兩家沒有聯系電話,其中就包括丹尼詩。
會計稱無法聯系DANISA
“丹麥政府公司信息網站”顯示丹尼詩的會計是莉絲。網站信息顯示莉絲也是該公寓樓內會計事務所的雇員,負責對外聯絡。
記者在樓內并沒有找到莉絲,只得通過電話與莉絲聯系。
《法制晚報》特派丹麥記者(以下簡稱FW):你好,我是來自中國的《法制晚報》記者。
莉絲:你好。有事嗎?
FW:請問你是丹麥丹尼詩特色食品有限公司的會計嗎?
莉絲:請問有事嗎?
FW:丹尼詩授權印度尼西亞MAYORA加工生產的DANISA皇冠丹麥曲奇,正在中國大量銷售,中國消費者非常希望了解丹尼詩的情況。我查詢了丹麥政府公司信息網站,沒有找到丹尼詩的聯系方式,我也曾到了丹尼詩注冊的公寓樓,也沒有找到丹尼詩的雇員,你能向我介紹一下丹尼詩的情況嗎?
莉絲:什么情況?是有關財務方面嗎?
FW:丹尼詩是家什么樣的公司?規模有多大?經營業務有哪些……
莉絲:不不,與財務無關的我不知道。(她強調)我是丹尼詩的會計,只負責丹尼詩的財務,并不是丹尼詩的雇員,可以說丹尼詩與我沒有任何關系。
FW:對不起。你可以向我提供丹尼詩的聯系電話嗎?我在網站沒有查到他們的電話。
莉絲:我沒有丹尼詩的聯系方式。我再說一遍,與丹尼詩財會無關的事情我什么也不知道。
FW:丹尼詩在公寓樓嗎?我去了沒有找到他們。
莉絲:目前丹尼詩不在這里,至于在哪里我不知道,也沒有必要知道,因為那是他們個人的事情。
FW:你是丹尼詩的會計怎么會不知道他們的行蹤和聯系方式呢?
莉絲:這是事實。
通話結束時記者請莉絲將記者的聯系方式轉告給丹尼詩。當晚,莉絲通過短信告訴記者,聯系不上丹尼詩。
事后,記者咨詢了丹麥當地的其他一些公司了解到,丹麥規模小的公司都是聘請會計事務所的會計為公司管理財務,報表一般是通過網絡匯總提交,很多會計連公司老板都不認識,對公司的情況就更不了解了。
DANISA可歸類為“微型企業”
為了更多地了解丹尼詩的情況,記者采訪了德國明斯特大學企業經濟學教授布朗特,布朗特教授介紹,歐盟委員會從人員規模上把歐洲的企業分為5類,前3類可歸入Micro Business(微型企業)類別。這一類別的第一類是沒有雇員的企業;第二類是“非常小企業”,雇員人數為1-9人;第三類為“小企業”,雇員人數為10-49人。
布朗特說,Micro Business(微型企業)的特點是:絕大部分規模在10人以下甚至少于3人,他們可能沒有辦公室而只是在家工作,前期投入相對比較少就可以迅速開始工作。
丹麥一家公司法律事務方面的律師荷爾戈向記者介紹,丹麥是歐盟成員國,歐盟的規定在該國適用。
荷爾戈律師說,歐盟委員會從人員規模上把歐洲的企業分為5類,前3類可歸入微型企業。微型企業投資小,多為服務性行業、手工作坊和小型種植、養殖業,包括修理修配、圖書借閱、旅店服務、餐飲服務、搬家、鐘點工、街頭游商等。
他告訴記者,在丹麥登記一家公司是件極容易的事,不需要政府批準,如果是丹麥人可以通過在線注冊來完成,整個過程用不了半天。公司可以沒有雇員,沒有辦公室。
荷爾戈律師表示,從丹尼詩在丹麥的注冊信息、財務數據來看,其可歸類為“微型企業”。
當地同行指責其復制抄襲
在丹麥當地人的推薦下,記者在丹麥食品協會網站看到一篇題為《在凱爾森新的就業機會》(注:凱爾森是丹麥的食品企業,產品有丹麥藍罐曲奇等)的文章。該文章發表于2013年3月7日。
文中稱,在中國市場凱爾森也遇到了仿冒品的挑戰。這個挑戰就是來自DANISA皇冠丹麥曲奇。藍罐方面稱DANISA皇冠丹麥曲奇,有丹麥皇冠、丹麥標志,會讓很多消費者認為這就是一個丹麥曲奇,其實它是印尼生產的。他指責DANISA皇冠丹麥曲奇是復制丹麥曲奇(在丹麥,藍罐曲奇是丹麥曲奇的代表,丹麥曲奇一般都是指它而言)。
凱爾森提出要警惕和防止再有人在中國市場做這種直接復制丹麥曲奇行為。并稱將采取行動反對抄襲丹麥曲奇和包裝的行為。
其實,國內已經有人指出皇冠丹麥曲奇與丹麥藍罐曲奇包裝類似,如不仔細分辨很容易誤以為是一種產品。
記者在《皇冠曲奇的逆襲》(2013年12月10日中國食品招商網)看到一段描述皇冠丹麥曲奇的文字:藍罐曲奇的英文名稱是“Kjeldsens Butter Cookies”,包裝盒顏色以藍黃為主,盒子中間是一些英文字母和若干曲奇餅干,而皇冠曲奇的英文名稱為“Danisa Traditional Butter Cookies”,包裝顏色及風格與藍罐基本一致。因為產品名稱均為英文,對于中國消費者來講,如果不細心去分辨,是不會以為這是兩款產品的。藍罐曲奇在上個世紀80年代便已進入中國市場,早期也曾投入大量媒體宣傳,在當時便已經成為曲奇界的翹楚。皇冠與藍罐曲奇包裝相似度如此的高,是皇冠能夠打響第一炮的重要原因。
天澤包裝公司的王經理向記者展示可以制作DANISA包裝盒 攝/法制晚報報暗訪組
(暗訪組)在超市高價銷售的DANISA皇冠丹麥曲奇,不僅在注冊時間上存在出入,丹麥當地也無法聯系到該公司。不僅如此,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包括DANISA皇冠丹麥曲奇在內的諸多曲奇包裝,都可以在網上定制。《法制晚報》記者隨機與生產曲奇包裝的印刷公司進行探訪。
進口曲奇包裝網上可定制
在阿里巴巴等購物網站上,記者很快搜索到多條定制DANISA丹麥曲奇包裝的店鋪,在店鋪上展示的包裝盒圖片,與超市內銷售的一模一樣。
其中一家店鋪的介紹是:“定制各種規格的皇冠丹麥曲奇包裝盒。皇冠丹麥曲奇包裝標注‘原裝進口’。”賣家是浙江省寧波天澤包裝制品有限公司。賣家為了證明該信息的真實性,特意粘貼了印有“天澤包裝制品有限公司”的水印。
該信息還詳細標出了各種皇冠丹麥曲奇的賣價:規格為12×12×5cm,價格為2000-9999個,5元。
按照網上留下的聯系電話,記者以訂購為由聯系到了浙江寧波天澤包裝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澤包裝公司)的王經理。
王經理在電話中向記者表示,公司可以定制各種規格的DANISA皇冠丹麥曲奇包裝紙盒,稱以前就為別人印制過,并表示隨時可以到公司實地考察。
3月7日,按照王經理提供的地址,記者首先來到位于浙江省溫州市蒼南縣龍港鎮的大華印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華印刷公司)。
位于溫州南部的龍港鎮是浙江有名的印刷城,而大華印刷廠就是位于該鎮人民路上的一家大底商,周邊還密布著上千家規模大小不等的商鋪。
接待記者的李先生介紹,位于寧波的天澤包裝制品有限公司屬于后來成立,主要負責為大華印刷公司的內外貿接單和交易。
在大華印刷公司,記者看到車間內碼放著一摞摞的白卡紙,還有擺放整齊的成品包裝盒、貼標等,10多個工人都在機器前緊張忙碌著。
關于天澤包裝公司在網上展示的皇冠丹麥曲奇的包裝盒。李先生表示是公司制作的,只有公司做的產品才拿來展示。李先生說,公司一般會在網上展示樣品。
記者希望了解有誰在此定制過DANISA皇冠丹麥曲奇,李先生表示公司接的單子太多。他建議記者去天澤包裝公司,查看一下合同記錄。
貼“原裝進口”只需幾分錢
第二天,根據李先生的建議,記者趕到位于寧波的天澤包裝公司,并見到了記者最先聯系到的王經理。
記者向王經理介紹了與李先生見面的情況,希望他能夠提供有關定制DANISA皇冠丹麥曲奇包裝盒的情況。如誰在公司定制過、定制的數量是多少等。
王經理表示以前公司沒有做過DANISA皇冠丹麥曲奇的包裝,至于網上發布的可以定制DANISA皇冠丹麥曲奇各種規格的包裝盒信息,王經理給出的解釋是:“我們是在告訴客戶可以生產這樣的包裝。”
隨后王經理拿出了一個14×14cm的DANISA皇冠丹麥曲奇包裝盒。他告訴記者,因為這款曲奇賣得特別火,如果想冒用的話,定制類似的包裝盒時,最好在局部做一點小修改,如把皇冠丹麥曲奇的“皇冠”兩字換掉,或者把logo稍微放大或縮小等。
關于產品價格,王經理表示14×14cm規格的包裝盒,定制數量超過1萬,每個價格只有幾角錢。至于包裝盒上“原裝進口”的貼標,王經理說一個成本只有幾分錢。
DANISA鐵盒5元一個
在阿里巴巴發布的產品信息中,有銷售各種品牌丹麥曲奇包裝鐵盒的信息,供應商為廣東東莞業豐制罐包裝有限公司。
產品介紹名稱為“曲奇餅干罐”,造型圓形,長度190mm,高度57mm。起訂量為5000個,材質為馬口鐵。
隨后記者以北京客戶身份與該企業老板龔先生取得聯系。龔先生向記者表示,之前他曾做過丹麥藍罐曲奇的包裝鐵盒。
龔先生說上次定做是在去年,客戶是廣東陽江一家食品廠。
龔先生告訴記者,去年12月12日,廣東汕尾市工商就查抄了一處假冒生產丹麥藍罐曲奇的工廠,沒收假冒丹麥藍罐曲奇成品6000多盒,包裝盒、包裝罐8000多個。
最后龔先生給記者報價:定制丹麥藍罐曲奇包裝鐵盒2000個,加工周期約在30天,每個價格約9元。定制1萬個,每個出廠價可以降到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