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宏醫生認為,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疫情防控主要看三個方面:公共衛生治理能力、老百姓的配合程度及科技水平。當前中國外防輸入的任務仍然非常重,“原先沒有印度疫情大暴發,我們對于全球的疫情預判會樂觀一點,但現在看來,將來世界的開放可能會是有條件、局域性的開放,而不是全球。”
印度首都新冠防治醫療資源告急
據悉,印度首都新德里首席部長凱杰里瓦爾17日說,由于新冠疫情不斷惡化,首都地區病床、醫用氧氣和藥品等醫療資源告急。凱杰里瓦爾當天在記者會上說,目前新冠疫情形勢“非常嚴重和令人擔憂”,有供氧設施的床位已近飽和,政府正在進行大規模升級改造,計劃在接下來幾天內增加6000張新冠重癥病床。
近幾年來,我國衛生工作者年增長數量都是幾十萬人,增長率在5%左右,假定未來幾年衛生工作者數量增長率在5.5%左右,預計2018年衛生人員總數增長64.6萬人,假設每個衛生工作者的醫護服裝為4套(夏裝兩套,冬裝兩套),那么我國醫護服裝2018年的新增需求量就達到258.5萬套。
2017年底,醫療衛生機構分布情況:醫院697.7萬(59.4%),初級衛生保健機構382.6萬(32.6%),專業公共衛生機構87.2萬(873%)。與2016年相比,專業公共衛生人員總數增加1556人。 2017年底,本科及以上學歷衛生專業人員資格結構分別為34.0%,39.1%,中等教育25.1%,高中及以下1.8%;技術崗位(就業)結構:高級(主任和副主任級)占7.8%,中級(考勤主管)占20.5%,小學(研究生)占61.4%,錄用占10.3%。
防疫防護用品是指用于保護醫務人員、作業人員及居民避免接觸感染性因子,或用于保護患者避免感染的各種屏障用品。包括醫療防護用品、應急防護救援用品、消殺用品、防控藥品等產品,其中醫療防護用品包括醫用口罩、手術衣、醫用帽、手套、防護服、隔離衣、護目鏡、防護面罩等,應急防護救援用品包括空氣呼吸器、氧氣呼吸器、防毒面具、防爆照明燈具等,消殺用品包括消毒液、洗手液、醫用酒精等產品。那么,未來防疫防護用品行業市場行情如何?
防疫防護用品行業市場現狀與發展前景趨勢分析
自2020年至今,眾所周知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都在影響著全球的經濟和人民生活,直至今日,各國都在積極應對突然來勢洶洶的病毒,雖在我國現疫情已經有所好轉,但放眼全球,仍有許多國家處在水深火熱的抗議防護中。
目前國內防疫防護用品產能正逐步恢復,但有的企業面臨優質面料供應不足的壓力。醫用防護服是武漢、湖北,乃至全國最緊缺的防疫醫療物資之一。而這一產品在國內最大的生產基地之一,就在湖北省仙桃市,目前仙桃市日產能已達3萬件。2月7日,湖北全省醫用防護物資最低需求5.94萬套,但省內加上支持與定向捐助,只有4.85萬套,防護服每日至少仍有1.1萬套缺口,且缺口仍在增加。針對當前疫情防疫防護用品供給嚴峻形勢,為解決醫用防護服生產供應嚴重不足問題,政府通過加快資質審批、企業擴產/跨界生產、國際采購等多渠道來保障防護服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