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的康樂(Karex Berhad)公司是全球最大避孕套生產商之一,全球五分之一的避孕套是由該公司生產,年產超過50億只避孕套,為杜蕾斯、ONE等著名品牌代工,也有多個自有本土知名品牌。
在疫情爆發初期,隨著各國政府實施封鎖措施,迫使人們居家隔離,康樂公司曾預計避孕套需求將會出現“兩位數”增長。
但是實際情況和預測完全不同,康樂公司華裔首席執行官Goh Miah Kiat(吳冕麒)在最近的一次采訪中表示,過去兩年公司產品的銷量暴跌了40%,公司股價累計下跌了約18%。
Goh Miah Kiat是該家族企業的第三代傳人,他解釋銷量巨幅下降的原因說:“此前預測新冠疫情下的隔離政策,會讓情侶或夫妻之間親密行為次數增多,然而事實是,人們心理焦慮程度因為疫情不斷提高,性生活的次數大幅減少,安全套的銷售量也隨之大幅下降。”
法國民調機構Ifop2020年4月底的一項調查顯示,封城期間法國情侶的性生活次數較平時減少。
除了受心理變化影響,相關產業因為疫情遭受重創也是安全套銷量下降的重要原因。
泰國等東南亞國家紅燈區的成人娛樂產業是安全套的重要需求市場,從業者大多在酒店、汽車旅館和顧客從事親密行為,而這些場所因為疫情長期關閉。
另外,各國政府和非營利性組織暫停發放安全套的計劃,也導致了安全套銷量的下降。例如紐約市每年送出超過3000萬個安全套。
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呼吁捐助者爭取在2020年之前,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每年購買和分發200億個安全套。
艾滋病保健基金會在37個國家每年分發了6億個安全套;同年,國際計劃生育聯合會又發放了3億個安全套。
而受疫情影響,這一系列的安全套公益發放計劃被暫停,多重因素導致康樂公司安全套銷量懸崖式下跌。
全球人口生育率大跌
《中國統計年鑒2021》數據顯示,全國人口出生率為8.52‰,首次跌破10‰。美國布魯金斯學會最新的研究顯示,在疫情初期失業率飆升的地區,出生率有較大的下降幅度。比如,紐約市嬰兒的出生率下降了23.4%。
對此,經濟學教授菲利普·萊文(Phillip Levine)表示,疫情帶來的很多不確定性可能會造成生育率下降。
他解釋說:“當父母決定把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上時,他們會希望把孩子帶到一個安全的環境中。如果這個世界不夠安全,那對父母而言,現在就不是迎接新生兒的合適時間。”
心理恐懼和經濟危機,全球生育率明顯下降
美國的凱特夫婦原計劃在2020年3月或4月嘗試懷第二個孩子。但是隨著新冠疫情在美國愈發嚴重,他們決定推遲生育計劃。凱特說:“如果現在生孩子,我可能會面臨獨自戴著口罩生產、在醫院被感染、生下孩子就要被迫與孩子分離等情況。”因此,凱特和丈夫很快達成一致,認為在對未來不確定的情況下,暫不考慮生孩子。
除了心理上對未知的恐懼,因疫情影響而造成的經濟困難、家庭收入下降也使很多家庭不得不推遲甚至取消生育計劃。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的一份報告解釋稱,遭遇重大災難時,人們往往會推遲自己的生育計劃,從而使人口增長速度呈現下降趨勢。疫情、饑荒、地震等災難性事件的發生,將平均導致9個月后出生率下降10%~15%左右。
萊文教授也表示,經濟衰退和公共衛生危機都會造成生育率的下降。他說:“1918年全球流感期間,死亡率有三個明顯的峰值,而在每個峰值的九個月后,出生率都有明顯的下降。”據悉,1918年全球流感在全球暴發傳播期間,造成全球超5億人感染,至少2500萬人死亡。這場流感導致1918年至1919年期間,美國新生兒出生率下降了13%。
除了美國,全球其他多個國家的調查也顯示該國民眾在疫情后生育意愿明顯下降。外媒稱,歐洲的一項生育計劃調查顯示,在德國和法國有50%原本計劃在2020年生孩子的人將推遲生育。在意大利,37%的人表示已經完全放棄這個想法。意大利的早期數據顯示,2021年初的嬰兒出生率下降21.6%,西班牙報告的出生率是有記錄以來最低的,下降了20%。
意大利研究人員在Science上發表的研究稱,此次新冠疫情將不會帶來一些人預測的“嬰兒潮”,甚至會導致全球生育率進一步下降。來自《柳葉刀》的研究也預計從2017年到2100年,包括日本、泰國和西班牙在內的23個國家,人口下降幅度將超過50%。該研究還預測世界人口可能會在2064年達到約97億的峰值,然后在2100年下降到約88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