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南京市疫情防控發布會上,江寧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繆秀梅介紹,疫情發生以來,江寧區第一時間就啟動了聯合保供機制,通過統一倉儲、分類投放等調撥方式,組織了物資保供。
在生活物資方面,到8月10日,大米庫存是5.1萬噸,可以保障全區2個月的糧食需求,食用油800噸,保障全區半個月的需求,眾彩物流等企業每日的蔬菜存貨500多噸,保供群眾需求。蘇果、永輝等27家大型超市,49家農貿市場有序運轉,保證了生活物資的價格平穩和貨源充足。江寧區儲備醫用口罩56萬只,防護服7萬件,按照單日最高消耗量來測算,可以保證一周左右的這個需求。
封控區的物資供應方面,主要針對“1+15”的封控小區的保供,1主要是指祿口街道全境,15指祿口街道以外的15個封控小區,61510戶近16萬人,對封控小區的基本保供,以每戶為標準,其中米、油兩周配送一次。雞蛋、蔬菜、水果、每周配送2至3次。保供方式是由江寧區指揮部根據需求發送到封控小區,再由社區的志愿者從封控小區配送到戶。截至8月10日,封控區累計供應大米1390噸,食用油330噸,蔬菜1400噸,肉類410噸,其中90%以上供應了祿口街道。
針對區內的6家非賓館類的隔離點,配備了從空調扇、燒水壺等基本的生活物資。其次是隔離點人員的供應餐飲保障,組織金元寶、小廚娘這些第三方餐飲企業對隔離點進行統一配送。并且針對隔離點的兒童、老人的特殊用餐需求及時進行優化調整,力爭做到隔離不隔情。針對特殊群體的需求保障,主要是個別患者的用藥需求,部分學生在書籍方面、文具方面的需求,以及兒童的玩具需求,提供一些特殊的服務。在滿足當前疫情防控的要求下,通過區內外人員的接力,通過不接觸、非接觸交接的方式全力保障解決一些特殊群體的實際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