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靈活方式,奏響初心使命“共鳴曲”
靈活運用“五個一”形式推進黨史學習教育。
亮一亮入黨初心使命:依托伊寧市漢賓村紅色記憶展館、鞏留縣阿尕爾鎮沙爾烏澤克村紅色教育基地,開展“重讀黨的歷史亮決心”主題黨日活動,重溫入黨誓詞,在紅色印記中深化學習效果。
聽一聽紅色革命故事:邀請伊犁州光榮院88歲退役志愿軍老戰士余亞枚來隊,作為特邀“黨史講述人”為指戰員講授紅色故事,通過聆聽原汁原味的黨史故事激發廣大指戰員學習熱情。
談一談弘揚英烈精神:運用聽事跡、觀視頻、談體會、表決心等形式大力宣揚劉洪機組英雄事跡,開展“傳承英烈精神,匯聚前進力量”大討論,激勵指戰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擔當作為、敬業奉獻。
辦一場主題演講比賽:聯合伊寧市第一小學、中苑社區等共建單位開展“學黨史、感黨恩、守初心、擔使命”主題演講比賽和黨史知識競賽,銘記黨的光輝歷史,感悟黨的初心使命。
講一堂專題輔導黨課:支隊黨委副書記圍繞“從創建者到叛黨者——張國燾分裂事件對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的重要啟示”進行專題黨課輔導,在反思黨的建設經驗教訓中,引導指戰員自覺增強政治意識,忠誠黨的事業。
注重用好載體,奏響黨史學習“進行曲”
用好“人人上講臺”載體,開展講述“三個故事”活動(身邊初心故事、革命黨史故事、家族紅色故事),引導指戰員發現“身邊事”、認識“身邊人”。4名老紅軍后代、25名指戰員主動走上講臺,用“小故事”講述“大道理”,用樸實語言抒發真摯情感;與駐地應急、林草系統黨支部在駐防一線聯合開展學黨史、講黨課、宣黨規、唱紅歌活動10余次,把黨史知識帶到森林草原管護站(所),讓紅色歌曲響徹伊犁河谷。
用好線上智慧學習載體,立足學習強國、支部工作APP,依托支隊微信公眾號開設“歷史上的今天”“一起學黨史”等專欄,開展“五紅五微”活動(看紅色電影、聽紅色故事、唱紅色歌曲、讀紅色書籍、觀紅色基地,微黨課、微朗讀、微分享、微故事、微體會),形成線上線下學習矩陣。
用好駐地文化載體,邀請3名書法老師到隊,開展“傳經送寶同筑夢,翰墨飄香慶百年”主題書法活動,聯合駐地新華書店開展“書香進營區”互動交流活動,為黨百年華誕獻禮。
用好網絡載體,依托新華社、中新網、新媒體網絡等媒體矩陣,宣揚指戰員立足崗位建功邊疆、矢志使命竭誠為民實際行動,擴大了隊伍影響力。截止目前,在省部級以上媒體刊稿500余篇。
注重辦好實事,奏響實踐轉化“協奏曲”
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把黨史學習教育與完成“一主兩輔”職能任務、解決群眾實際困難緊密結合,先后與各級指戰員座談11次,收集意見建議36條,形成推建強三支“拳頭”力量、加強戰法體系研究、做好解難幫困工作、著力改善生活設施、搞好綜合服務保障等9大項26件具體實事計劃。
出動75人、車輛20臺參加伊犁州2021年地震應急綜合演練,彰顯了支隊國家隊、主力軍作用;出動80名指戰員、車輛15臺參加伊犁州“安全生產月”宣傳咨詢日,有效增強了駐地群眾防災減災意識。
協同伊寧市林草局開展為期5個月的“黨旗映天山,護綠在行動”,對百里綠色廊道(伊寧市段)、伊犁河生態修復(伊寧市段)進行病蟲害防治、巡護檢查、病蟲害防治等工作,目前已累計出動20余次,行程約1000余公里,開展助民幫困80余次。
與伊寧市林業和草原局、國土資源局、發改委和城投集團等多家黨委先后10次召開協調會、20余次現地勘察選址,完成支隊300畝聯訓基地營房建設選址核準工作,目前,正有序推進建設規劃工作,預計下半年開工建設;有序推進營區瀝青路面鋪設、機關和鞏留大隊車庫綜合整治、鞏留大隊輕鋼晾衣棚及內部洗滌晾曬設備設施安裝等工程,有效改善指戰員生活設施;投入5萬余元完善那拉提駐防點工作生活設施,能夠滿足50名指戰員遂行靠前駐防任務;5次協調伊犁州住房公積金中心完成192名指戰員2019年、2020年住房公積金補繳工作,目前已全部繳入指戰員個人賬戶。
協調伊寧市教育局、伊犁州紅旗幼兒園辦理8名指戰員子女入學(入園)事宜;協調伊寧市退役軍人事務局推進辦理1名干部家屬隨調安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