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立廣寧中醫品牌
推動中醫藥高質量發展
近日,廣寧縣發布了《廣寧縣中醫院公開征集中醫藥民間偏方、驗方單方、秘方及中醫藥傳統獨特療法、技藝的公告》。至目前止,收集到偏方、驗方、單方、中醫藥傳統特色的獨特療法、技藝已超500條,其中不乏有黃飛鴻傳人獻方。
這只是廣寧繼承發揚中醫藥優秀傳統文化,做好中醫藥“文化復興”的其中一個縮影。近年來,廣寧縣重視中醫藥事業發展,縣主要領導及相關部門負責人多次與縣內中醫名醫開展座談,共同研究探討推進廣寧中醫藥事業發展。
在“十三五”期間,廣寧縣狠抓中醫的??平ㄔO,充分發揮特色優勢。康復科、中醫骨傷科先后建設成為省級中醫特色???,“中醫護理學”和“中醫眼科”納入了廣東省“十三五”中醫特色??祈椖拷ㄔO,爭取未來再建成4個中醫特色???。2020年9月,國家中醫藥局還組織專家組對該縣創建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進行評審。
推動中醫藥朝產業化邁進
激發發展內生動力
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的瑰寶,中醫藥作為潛力巨大經濟資源、具有原創優勢的科技資源和重要的生態資源,還有覆蓋面廣、產業鏈長、綠色生態的特點。廣寧縣結合生態優良的自然環境、豐富多元的中草藥資源以及底蘊深厚的中醫藥文化優勢,以中醫藥強縣為突破口,以城鄉醫療衛生一體化為契機,制定中醫藥事業發展規劃,把傳承、創新、發展中醫藥事業作為建設健康廣寧的重要內容,積極創建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不斷提升全縣中醫藥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
廣寧縣利用本地自然資源優勢,大力種植砂仁、肉桂、巴戟天、廣佛手等南藥藥材,建設藥食同源生態農業示范基地。此外,還因地制宜推廣種植牛大力、五指毛桃、野木藍等地道藥材。目前,全縣共有南藥種植面積約10萬畝,其中肉桂5萬畝,砂仁3萬畝、牛大力4000畝、五指毛桃3000畝,南藥種植產業初具規模。
筑牢中醫藥民生基礎
讓中醫藥事業惠及群眾
3月14日,廣寧縣衛健局聯合該縣中醫院等多家醫療機構,在線上開展“竹鄉中醫健康大講堂”活動,向全縣群眾宣傳中醫知識,這也是廣寧縣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推動中醫藥知識下基層的一個有力措施。
強根固基,讓群眾就醫更省心、更放心。廣寧縣充分發揮該縣中醫院的龍頭作用,以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基礎,構建以村衛生室為網底的基層中醫藥服務體系,集中力量解決“缺中醫”“少醫院”等問題。同時,從2017年開始,該縣還開展“肇慶市名中醫進基層巡診活動”活動,巡診足跡已經遍布廣寧縣17間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累計接診患者6000多人次。
值得一提的是,該縣已全面完成17個中醫館的建設任務,2020年基層衛生院中醫診療人次占比37.3%,基層衛生院開展適宜技術均達到6類以上。
“在全面建成基層中醫館的基礎上,我們一直通過加大中醫藥人才引進力度,開展全科轉崗培訓,開展師承教育以及舉辦中醫藥事業培訓等形式,確保了中醫藥人才隊伍不斷壯大,素質不斷提高。”廣寧縣衛健局相關負責人表示,2020年,該縣基層衛生院中醫類執業醫師70人,占總執業醫師比例達到30.8%,中西醫人才結構日趨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