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在北京市組織召開的北京市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八周年進展成效新聞發布會上,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八年來,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在市委市政府領導下,以疏解非首都功能為“牛鼻子”,與津冀經信主管部門共同謀劃新思路、提出新舉措、探索新模式,搭建精準對接交流平臺,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圍繞產業鏈打通供應鏈,優化存量、做強增量,形成了同心同向同力發展的工作格局,產業發展活力持續增強,協同創新發展成效顯現,區域協作水平持續提升。
推進非首都功能疏解,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實施負面清單管理,退出一般制造和污染企業2924家,為優化提升首都功能、發展高精尖產業騰出了更多寶貴空間。
統籌協調,強化產業協同整體推進。建立了三地常態化的定期會商機制,三地經信部門簽署了《進一步加強產業協同發展備忘錄》。依托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等年度大會,以及5G、智能網聯汽車、機器人等專題展會,搭建了產業交流的項目合作平臺。此外,2021年三地聯合制作播放了《京津冀產業協同發展新格局》系列專題節目,引起良好社會反響,進一步凝聚產業協同發展共識。
深化合作,協同構建產業發展鏈條。圍繞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氫能和燃料電池、工業互聯網等領域開展深入研究梳理,鼓勵產業鏈龍頭企業在京津冀范圍內提高配套率。獲批成為國家首批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和京津冀工業互聯網協同發展示范區。
共建園區,加速建設產業協同發展平臺載體。持續創新龍頭企業帶配套、總部研發加生產、產業園區帶項目等模式,夯實共建園區建設,圍繞“2+4+N”產業合作格局集中發力,持續推動北京(曹妃甸)現代產業發展試驗區、北京·滄州渤海新區生物醫藥園等一批園區建設,為“十四五”時期京津冀深入推進產業協同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協同聯動,推動北京城市副中心與北三縣一體發展。組建副中心產業提升項目專班,編制完成《北京城市副中心“十四五”智慧城市規劃》。印發《引導我市產業加強與北三縣協同發展工作方案》,舉辦北京與廊坊北三縣項目推介洽談會,累計簽約項目120余個,產業集聚發展態勢初顯。
該負責人表示,2022年,京津冀三地經濟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將繼續攜手并進,深入貫徹落實中央關于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重大部署,完善京津冀產業協同對接機制,以打造跨區域優勢產業鏈為重點,以培育先進制造業集群為抓手,深入推進城市副中心與廊坊北三縣一體化聯動發展,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在津冀延伸布局,持續搭建產業交流合作平臺,加強產業政策銜接,加速要素流通,優化資源配置,推動一批產業協同項目落地投產,構建區域產業協同發展生態,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